《細胞》2020.7.23
堿基編輯器效果好不好
機器學習模型能預測
雖然堿基編輯器被廣泛用于基因靶向點突變,但至今為止,我們對于堿基編輯器編輯效果的決定因素有哪些并不十分了解。美國哈佛大學劉如謙團隊利用11個最受歡迎的堿基編輯器,對哺乳動物細胞中約3.8萬個基因位點進行編輯的數(shù)據(jù),創(chuàng)建了能精準預測堿基編輯器基因編輯效果的機器學習模型BE-Hive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通過對3388個疾病相關單核苷酸突變的編輯的驗證,發(fā)現(xiàn)BE-Hive預測準確率高達90%以上,甚至準確預測出哪些等位基因不會被編輯。研究人員還利用BE-Hive模型,發(fā)現(xiàn)了某些堿基編輯器的“怪癖”——比如之前一般是將堿基C(胞嘧啶)變?yōu)門(胸腺嘧啶)的常規(guī)路線,有時會將堿基C變?yōu)镚(鳥嘌呤)或A(腺嘌呤),從而未來可以設計全新的堿基編輯工具,改進堿基編輯器的基因編輯能力。?
《科學·轉化醫(yī)學》2020.7.22
治療動脈粥樣硬化
巨噬細胞暗藏作用靶點
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的巨噬細胞能促進炎癥和斑塊的形成,但因缺乏對相關機制的深入了解,研發(fā)靶向巨噬細胞的藥物一直是心血管領域的一大空白。美國哈佛大學醫(yī)學院教授施進軍(音譯)在最新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鈣調素依賴性蛋白激酶γ(CaMKIIγ)可作為巨噬細胞的一個靶點,用一種小干擾RNA(siRNA)納米顆粒靶向作用于它,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。他們用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進行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siRNA納米顆粒靶向巨噬細胞,可促進斑塊穩(wěn)定,減少壞死面積,增加纖維帽厚度。這項研究表明,斑塊巨噬細胞中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基因可以作為siRNA納米粒子的作用靶點,從而為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研發(fā)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。
《科學·信號》2020.7.21
科學家揭示口腔細菌
引發(fā)結直腸癌的機制
具核梭桿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細菌,此前有研究表明,這種細菌能直接侵入結直腸腫瘤,但關于這種細菌如何導致癌癥仍然存在疑問。近日,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科學家丹尼爾·斯萊德和同事,揭示了具核梭桿菌導致結直腸癌的機制。他們采用一種改良的半乳糖激酶無標記基因缺失方法發(fā)現(xiàn),具核梭桿菌通過Fap2蛋白與癌細胞表面的糖類結合,以粘附并侵入癌細胞,進而刺激癌細胞釋放能誘導癌細胞擴散的細胞因子IL-8和CXCL1。具核梭桿菌還能吸附并感染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,引起額外的促癌蛋白釋放。研究人員表示,通過接種疫苗或用半乳糖苷化合物來抑制細菌與宿主細胞的結合,可能是一種減少細菌感染導致結直腸癌轉移的有效策略。